將近有四成65歲或以上人士患上骨質疏鬆,可能導致連環骨折影響活動能力。骨是有生命的,造骨細胞責合成新的骨質,蝕骨細胞則會溶蝕舊的骨質。當年紀漸大,蝕骨細胞會比造骨細胞活躍,長遠就會形成骨質疏鬆,當骨質疏鬆程度變得嚴重,容易引發脆性骨折,即在站立的高度或以下跌倒而引起的骨折,從而嚴重影響人類健康。 我們曾在前文詳解了骨質疏鬆症的症狀、診斷及檢查和治療,本文著重講講骨質疏鬆的預防與基層醫療先導計畫,從而避免發生或減少發生骨質疏鬆症。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定為每年10月20日。 1. 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大多數的蔬菜水果都屬於鹼性食物,而大多數的肉類、穀物、糖、酒、魚蝦等類食物都屬於酸性食物,健康身體每天的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的攝入比例應遵守1:4的比例。保持人體弱鹼性環境可以預防和緩解骨質疏鬆。 2. 吸煙會影響骨峰的形成,過量飲酒不利於骨骼的新陳代謝,喝濃咖啡能增加尿鈣排泄、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攝取過多的鹽以及蛋白質過量亦會增加鈣流失。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形成上述不良習慣。 3. 適當運動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進行戶外運動以及接受適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於鈣的吸收。運動中肌肉收縮、直接作用於骨骼的牽拉,會有助於增加骨密度。適當運動對預防骨質疏鬆亦是有益處的。 4. 防止缺鈣還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預防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如熬夜、睡眠不規律等,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可以適當補鈣。同時注意飲食安全。過期食品、已污染的食品、長期就放的食品應當遠離,燒烤、醃制的食品儘量少吃。 5. 保持良好的心情,工作或生活中不要有太大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鹼性體質(Weakly alkaline body),從而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2019年由醫護專業人員、非政府組織及社會企業組成的「骨質疏鬆基層醫療大聯盟」,正展開先導計劃,除教育公眾外,亦希望有關當局及早增撥資源,減少脆性骨折個案。同年12月,大聯盟透過醫社合作,跨學科醫療實踐和建立普通科醫生地區網路,在社區層面推動骨質疏鬆基層醫療先導計畫。已得到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立法會的支持。 該計畫內容很翔實。從目前概況到如何診斷,以及計畫的操作與先導計畫流程,到期預期成果,都做了重要說明。 骨質疏鬆基層醫療先導計畫將骨質疏鬆篩查及預防教育納入地區康健中心或社區康健站的常規服務範圍。除了民間推展的先導計劃,現時政府所推展的十八區地區康健中心,是非常適合的平臺推展預防骨質疏鬆症的工作。葵青地區康健中心(Kwai Tsing DHC)以在去年開始提供服務,惟服務內容主要集中在「三高」和復康服務,未有真正全面發揮其推動基層醫療的角色。大聯盟建議將骨質疏鬆篩查(DXA)及預防教育納入地區康健中心或社區康健站的常規服務範圍,特別是即將投入服務的深水埗及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並配合公私營合作,減輕本港骨折的情況。 並在立法會通過公聽會,分階段推行全民骨質密度篩查。大聯盟期望市民踴躍參與,除及早確診外也可提供數據,繼而期望政府增撥資源,資助長者作DXA檢查,並將服務納入地區康健中心。 Disclaimer聲明: 以上資料由Poss技術團體儘責提供, 並僅供參考, 也不代表Poss立場, Poss對任何人仕因使用, 誤導,或依賴任何資訊或內容, 而至造成任何損失, 一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完)
骨質疏鬆的預防與基層醫療先導計劃
一. 骨質疏鬆的預防
二. 骨質疏鬆基層醫療先導計畫